甲秀楼的传说
1、当“甲秀楼”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出现在楼阁上之后,知府大人才闻讯来到南明河边,见藏书楼没有建在南明桥上,十分恼怒,立刻传令叫两个匠人回话。衙役们四处寻找,却找不到那位石匠和木匠的踪影。知府大人无奈,只好将就拿这座九眼新桥上的藏书楼给状元公了。
2、当“甲秀楼”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出现在楼阁上之后,知府大人才闻讯来到南明河边。他见藏书楼没有建在南明桥上,十分恼怒,立刻传令叫两个匠人来回话。衙役们四处寻找,就是找不到那个石匠和木匠的踪影。知府大人没有办法,只好将就拿这座九眼新桥上的藏书楼给状元公了。
3、关于甲秀楼的传说,明朝时期,一位状元的出现带动了一座藏书楼的设想。知府在风水先生的建议下,决定在南明桥上修建,命名为“甲秀楼”。然而,石匠与木匠在意识到此举可能影响交通后,决定另辟蹊径。他们秘密在河下游的百步处建起一座新楼,取名甲秀楼。
4、因为甲秀楼环境优美,认为是天下第一美的地方,故曰“甲秀楼”传明朝年间,贵阳这个地方出了一位状元。官府为了讨好他,愿出巨资修一座藏书楼,[甲秀楼]甲秀楼 作为他读书游艺的地方。
甲秀楼的来历
1、万历年间(1573---1620)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连接两岸,并建一楼以培,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甲秀楼之名由此产生。从古到今甲秀楼经历了五次重修,每次均有变化,其中三次是大修,是时任官员依据自己对建筑的理解和个人喜好,推翻前任官员定下的甲秀楼样式。
2、甲秀楼的来历如下: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当时,巡抚江东之为了培风水,在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楼一座,名曰“甲秀”。焚毁与重建:甲秀楼在天启元年不幸焚毁。随后,总督朱燮元进行了重建,并将其改名为“来凤阁”。
3、历史来历: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明万历年间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一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天启元年焚毁,总督朱燮元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多次重修,清康熙二十八年巡抚田雯重建,并恢复原名甲秀楼。
4、甲秀楼傲立于贵阳市区南明河畔的鳌矶之上,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代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作为贵阳市的文化象征,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岁月变迁。甲秀楼是一座典型的木结构阁楼,它拥有三层三檐的独特设计,红棂雕窗的细节展现出匠人的精湛技艺。
甲秀楼历史意义
1、甲秀楼历史意义如下:贵阳甲秀楼是贵阳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一处历史文物的重点保护景区。它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坐落于市区内南明河中的一块巨石上,是一座三层的木质阁楼。贵阳甲秀楼的名字取“科甲挺秀”之意,寓意贵州人才辈出,文风昌盛。它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2、**历史沿革**:甲秀楼最初由贵州巡抚江东之在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设立,寓意希望贵州“科甲挺秀”,以此激励当地年轻学子勤奋学习,提升贵州的文化教育水平。经过历代的修缮和保护,包括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一次重建,甲秀楼依旧保持着古朴的风貌。
3、总之,甲秀楼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建筑特色、深厚文化背景以及美丽的观赏价值,无疑是值得一去的旅游目的地。它不仅代表着贵阳乃至贵州省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和良好的旅游服务设施。因此,不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还是仅仅想要享受美景的游客,甲秀楼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选择。
4、对甲秀楼的概括,以及它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如下:高耸巍峨,屹立不倒。甲秀楼作为一个高大的建筑物,象征着贾府的权势和威严。它的存在使得贾府的地位更加显赫,也体现了贾府对外界的统治和控制。世间无数人梦寐以求。甲秀楼是一个梦寐以求的地方,很多人都希望能够进入其中,一睹其风采。
贵阳甲秀楼详细介绍
甲秀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巷8号,是一座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的古楼阁。它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这座楼阁不仅是贵州的重要文化遗址,也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甲秀楼坐落在南明河的一块巨石之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因此得名“万鳌矾石”。
甲秀楼作为贵阳市的著名古建筑和历史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艺术价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的南明河上,这座楼阁不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当地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贵阳甲秀楼是该市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这座楼位于南明河中的一块巨石上,是一座三层高的木质阁楼。 甲秀楼的夜晚景色尤为迷人,游客还可以游览附近的翠微园。 甲秀楼景区由迅信亮浮玉桥、甲秀楼和翠微园三部分组成。
甲秀楼介绍 甲秀楼在贵州省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始建于明,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
甲秀楼简介
甲秀楼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以下是其简介:甲秀楼位于贵阳城南的南明河中的一块鳌头矶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建筑特色:甲秀楼是一座木结构的阁楼,高约20余米,其独特的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位置独特:甲秀楼坐落在贵阳城南的南明河上,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鳌头矶上,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历史悠久:它可是个“老古董”了,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历经风霜雨雪,依然屹立不倒。建筑精美:甲秀楼是一座木结构的阁楼,楼高20多米,三层三檐攒尖顶,看起来就像个优雅的舞者,在河边翩翩起舞。
甲秀楼在贵州省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甲秀楼始建于明朝,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甲秀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
甲秀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巷8号,地处南明河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设楼宇,历代屡加修葺,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遗存。
甲秀楼景点介绍
甲秀楼是位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的一座古建筑,是贵阳的标志性景点之一。甲秀楼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此外,甲秀楼还是许多电视剧和电影的拍摄地,如《西游记》、《红楼梦》等。甲秀楼建于明朝,楼高约20米,共有三层。
甲秀楼是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巷8号的一处著名古建筑,也是贵阳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设楼宇。它历经多次毁坏与重修,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重建遗存。这座楼分上下三层,均以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
位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上的甲秀楼,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故事。最初,它是为了表彰一位在贵阳出生并科举夺冠的状元而建,知府下令在南明桥上修建藏书楼,但为避免交通困扰,匠人们巧妙地选在了鳌矶石上,取名甲秀楼,实现了文人雅致与交通便利的和谐共存。
甲秀楼景点有石牌坊、涵碧亭、浮玉桥、甲秀楼、翠微园。石牌坊 甲秀楼石牌坊以绿色琉璃瓦作顶,木制如意斗拱翘檐,雕刻工艺精细、华丽,正间门额上书“城南胜迹”,为集苏东坡字,喻意贵阳城南风景胜地尽在于此。涵碧亭 涵碧亭原是古人纳凉休息之地,因桥下有深潭“涵碧潭”而得名。
甲秀楼是贵阳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它坐落在市区内的南明河中的一块巨石上,是一座三层的木质阁楼。甲秀楼的夜景非常漂亮,同时也可以游览旁边的翠微园。甲秀楼景区主要分为三部分:迅信亮浮玉桥、甲秀楼和翠微园。甲秀楼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名字取“科甲挺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