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介绍资料
1、布达拉宫,这座屹立于******红山之上的宫殿,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为了迎接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的。它不仅是藏王松赞干布的宏愿,也是藏汉友谊的见证。布达拉宫是现今世界上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位于海拔3700多米的高原之上,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走进布达拉宫,你会被其精美的壁画所吸引。
2、布达拉宫位于******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藏族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作为***的标志性建筑,布达拉宫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由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而兴建的。
3、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自治区的首府***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布达拉宫的历史文化价值
1、布达拉宫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艺术收藏以及不可替代的民族和宗教意义上。首先,布达拉宫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见证了多个王朝的兴衰更迭,是藏族文化与中华文明交汇融合的重要物证。
2、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承载着深厚的宗教意义。它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每年吸引着无数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在布达拉宫,人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藏族文化的魅力和藏传佛教的深厚底蕴,这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也是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布达拉宫的历史底蕴深厚,它是多个王朝兴衰的见证者,并体现了藏族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交融。建筑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7世纪,由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为迎接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建立。后续的统治者对其进行了多次修建和扩建,使其成为今日我们所见的规模。
4、历史价值:布达拉宫始建于吐蕃王朝时期,后经历代修缮扩建,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见证了***地区的历史变迁,还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意义:布达拉宫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承载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
5、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的文化价值极高,它不仅是***地区的重要地标,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体现了深厚的宗教、历史和艺术内涵。布达拉宫作为藏传佛教的神圣场所,承载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其建筑风格、内部装饰以及宗教仪式等方面,都深刻反映了藏传佛教的独特信仰和实践。
布达拉宫是什么意思
布达拉宫,意为“佛教圣地”。布达拉”译为舟岛,是梵语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菩萨所居之岛。 “布达拉”,或译“普陀珞珈”,都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意为“佛教圣地”。
其意译为“持舟山”,指的是佛教传说中***菩萨的居所。 “布达拉宫”在藏语中有多个名称,包括“孜布达拉”,“孜颇章”,或“孜章布达拉”。 “孜”字单独使用时,通常用来统称“布达拉”,表达最高、顶尖、至高无上的含义。
布达拉宫是“佛教圣地”的意思。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迁都***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
布达拉宫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始建时间:公元7世纪,由藏王松赞干布始建,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重建与扩建:公元17世纪五世***喇嘛时期重建白宫,并在其圆寂后修建红宫。此后,历代***相继扩建,终成今日之规模。建筑地位:藏建筑代表:布达拉宫是藏族建筑的杰出代表。古建筑精华: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布达拉宫,拥有13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藏王松赞干布时期。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高的宫殿建筑,而且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被誉为“世界屋脊明珠”。1961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它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悠久的历史背景: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宫殿,后来成为***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建筑艺术的瑰宝: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宏伟建筑,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被誉为“世界屋脊明珠”。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迁都 *** 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公元631年(藏历铁兔年)布达拉宫由吐蕃松赞干布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