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大雁塔
1、大雁塔是唐代的建筑。以下是关于大雁塔的简单介绍:建造背景与目的:大雁塔始建于唐永徽年间,原名“慈恩寺浮屠”或“慈恩寺塔”。它是由唐高宗时著名的三藏法师玄奘主持修建的,目的是为了收藏他从西域取回的佛经、佛像及舍利。设计与建造:大雁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印度的窣堵波形制,由玄奘亲自参与设计。
2、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以下是关于大雁塔的简单介绍:历史背景:大雁塔始建于唐永徽三年,由唐代高僧玄奘主持修建。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到长安的经卷佛像而修建此塔。建筑特点:大雁塔最初为五层,后加盖至九层,最终固定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七层塔身。
3、大雁塔坐落在唐长安城晋昌坊,即今日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别称为“慈恩寺塔”。此塔的建设始于唐永徽三年(652年),由著名的佛教僧侣玄奘主持修建。最初的塔设计为五层,后来经过扩建,达到了九层,而现今所见的大雁塔则是稳定下来的七层塔身,总高度为6517米,其底层每边长25米。
求陕西大雁塔的介绍
1、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是唐代著名的佛塔,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以下是关于大雁塔的详细介绍:历史背景: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始建于唐永徽三年。由著名高僧玄奘主持修建,目的是保存他从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和佛像。
2、大雁塔的介绍来啦:位置:大雁塔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里,那可是古代长安城晋昌坊的所在地哦!修建背景:这座塔啊,是唐僧为了保存他从天竺经过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书和佛像,特地主持修建的呢!时间是在唐永徽三年,也就是公元652年。
3、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517米,底层边长25米。
大雁塔简介
1、大雁塔始建于唐代永徽三年,是玄奘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经、舍利和佛像而修建的佛塔,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古都西安的象征和著名的旅游胜地。以下是关于大雁塔的详细介绍:位置和名称: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大慈恩寺内。
2、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是唐代为纪念玄奘法师的佛教贡献而建的标志性建筑。以下是关于大雁塔的详细介绍:历史背景:大雁塔最初建于公元652年,最初为五层塔体,高180尺。后来在武则天时期改建为七层,现塔高65米。历经多次修缮,如明朝的包层,使塔身更为稳固。
3、西安大雁塔简介如下:历史背景:西安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慈恩寺内,是唐代高僧玄奘***于公元652年为安置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佛像和舍利而创建。它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4、大雁塔是始建于唐朝时期的古代建筑。大雁塔又叫“慈恩寺塔”,位于大慈恩寺内,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塔身共有7层,通高6517米。起初,它只是个传统意义的佛塔,后来唐僧从天竺取经归来,将真经放于大雁塔,并将塔身增高到七层,大雁塔开始变得有名起来。
大雁塔介绍
大雁塔始建于唐代永徽三年,是玄奘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经、舍利和佛像而修建的佛塔,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古都西安的象征和著名的旅游胜地。以下是关于大雁塔的详细介绍:位置和名称: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大慈恩寺内。
大雁塔是唐代的建筑。以下是关于大雁塔的简单介绍:建造背景与目的:大雁塔始建于唐永徽年间,原名“慈恩寺浮屠”或“慈恩寺塔”。它是由唐高宗时著名的三藏法师玄奘主持修建的,目的是为了收藏他从西域取回的佛经、佛像及舍利。设计与建造:大雁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印度的窣堵波形制,由玄奘亲自参与设计。
大雁塔是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的一座历史遗迹。以下是关于大雁塔的详细介绍:建造背景与目的:大雁塔始建于唐代永徽三年,由玄奘法师为存放他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而建造,因此又名大慈恩寺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是唐代为纪念玄奘法师的佛教贡献而建的标志性建筑。以下是关于大雁塔的详细介绍:历史背景:大雁塔最初建于公元652年,最初为五层塔体,高180尺。后来在武则天时期改建为七层,现塔高65米。历经多次修缮,如明朝的包层,使塔身更为稳固。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以下是关于大雁塔的简单介绍:历史背景:大雁塔始建于唐永徽三年,由唐代高僧玄奘主持修建。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到长安的经卷佛像而修建此塔。建筑特点:大雁塔最初为五层,后加盖至九层,最终固定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七层塔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