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的来历
日月山的来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地理位置与战略意义:日月山位于青海湖东侧,海拔高达4877米,是内地通往***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日月山就是中原王朝与周边地区的交界地带,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日月山位于青海湖东侧,海拔最高点为4877米。历来是内地赴***大道的咽喉。因山体呈现红色,古代称为“赤岭”。早在汉、魏、晋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辖区的前哨和屏障,至唐代时因是唐朝和吐蕃的分界线而使其战略地位最为突出。
唐代以前的日月山不叫日月山,叫做赤岭,远看如喷火,近看如染血,因远望高山“土石皆赤,赤地无毛”而得名。这座海拔仅3200米的小山,在群山巍峨的青藏高原上。因其太小而不值一提。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既是湟源县、共和县的交界处,又是青海省内、外流域水系分水岭和农、牧区天然分界线。
日月山,初唐时名赤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在青海湖东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南,既是湟源、共和两县的交界处,又是青海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海拔3520米,是游人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故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
日月山为什么叫日月山
1、纪念意义:为纪念文成公主的思乡之情,后人将原本因土石皆赤而得名的“赤岭”,改称为“日月山”。此外,日月山在地理位置和历史战略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它位于青海湖东侧,是内地赴***大道的咽喉,历来是中原王朝辖区的前哨和屏障。
2、因此为纪念公主思乡之情,后人将“赤岭”改称为“日月山”。
3、日月山的名称由来,源于文成公主的一段传奇历史故事。具体来说:宝镜传说:相传文成公主在踏上西行和亲的路途时,唐王赠送了她一面宝镜,让她在抵达汉藏交界处时遥望家乡。当公主历经艰辛到达赤岭,取出宝镜遥望时,却只看到自己憔悴的面容和夕阳下的赤岭,悲愤之下将宝镜掷出。
4、日月山的名字,承载着文成公主的情感波折和历史的印记,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标识,更是一个深刻的故事载体,诉说着古代民族交融的壮丽篇章。
日月山名称由来
日月山的名称由来,源于文成公主的一段传奇历史故事。具体来说:宝镜传说:相传文成公主在踏上西行和亲的路途时,唐王赠送了她一面宝镜,让她在抵达汉藏交界处时遥望家乡。当公主历经艰辛到达赤岭,取出宝镜遥望时,却只看到自己憔悴的面容和夕阳下的赤岭,悲愤之下将宝镜掷出。
日月山的命名,源于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相传,当文成公主踏上西行和亲的路途,心中满是愁绪。唐王为了抚慰她,赠送了一面象征着家乡美景的宝镜,叮嘱她在抵达汉藏交界处时,用它来遥望家乡。公主历经艰辛,最终到达了赤岭。
名称由来:在藏语中,日月山被称为“尼玛达哇”,在蒙古语中则称为“纳喇萨喇”,这两个名称都寓意着太阳和月亮,与日月山的名称相呼应。历史文化:日月山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历史上曾是“羌中道”、“丝绸南路”的必经之路,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早在唐代以前,日月山叫赤岭,因土质呈红色而得名。日月山山口最高点海拔高3520米,是早年汉藏两地往来通道和护士的地方。贞观15年,**公主在前往沃塘的路上,**公主和吐蕃使臣受到了诺曷钵和弘化公主热情的款待。
日月山简介
日月山简介:日月山地理位置: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处,属于祁连山脉的一部分。 山脉长90公里,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 平均海拔约为4000米左右,其中最高海拔达到4877米,而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海拔为3520米。
日月山简介:地理位置: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约40公里处,属于祁连山脉的一部分,全长约90公里,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海拔高度:该山脉的平均海拔约为4000米左右,其中最高峰海拔达到4877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处海拔为3520米。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的日月山,是祁连山脉的一部分,全长约90公里,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屏障。此地平均海拔约为4000米,其中最高峰海拔达到4877米。而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其海拔为3520米。日月山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地理角色。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长90公里,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海拔最高为4877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为海拔3520米。日月山不仅有恢宏的历史意义,它还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义。
简介 日月山,初唐时名赤岭。位于湟源县西南,在青海湖东南,既是湟源、共和两县的交界处,又是青海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海拔3520米,是游人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故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
简介:日月山初唐时名为赤岭,位于湟源县西南,是青海湖东南的一处重要地标。这里既是湟源、共和两县的交界处,也是青海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特色:日月山海拔3520米,是游人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被誉为“西海屏风”、“草原门户”,自然风光壮丽,人文历史悠久。
日月山的故事
日月山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进藏途中的一段传奇经历:文成公主与日月宝镜:当年,文成公主为了加强与吐蕃的友好关系,远嫁至吐蕃。在沿着茶马古道走到日月山时,她停下脚步,回望大唐的土地,深感离别之苦,泪流满面。
日月山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的感人一幕:文成公主与日月宝镜: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进藏,沿着茶马古道走到了日月山。翻过此山,便进入了青藏高原藏区。公主在此停下,转身回望大唐的土地,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思念,泪流满面。
日月山的故事主要讲述的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途中的一段传奇经历。以下是关于日月山故事的详细解文成公主的远嫁:文成公主为了加强唐朝与吐蕃的政治和文化联系,远嫁到吐蕃。在前往吐蕃的途中,她沿着茶马古道行走,最终走到了日月山。日月山的象征意义:日月山是进入青藏高原藏区的分界点。
日月山的名称由来,源于文成公主的一段传奇历史故事。具体来说:宝镜传说:相传文成公主在踏上西行和亲的路途时,唐王赠送了她一面宝镜,让她在抵达汉藏交界处时遥望家乡。当公主历经艰辛到达赤岭,取出宝镜遥望时,却只看到自己憔悴的面容和夕阳下的赤岭,悲愤之下将宝镜掷出。
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进藏沿着茶马古道走到了“日月山”,因为翻过此山便进入了青藏高原藏区。公主停下,转回身看着大唐的土地泪流满面,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再回到大唐的怀抱。她把自己心爱的梳妆镜“日月宝镜”掰成两半留在了此山上。她愿藏唐的友谊远远流长,与日月同辉。
勇敢地面对,坚定地前行。日月山的传说,不仅仅是关于文成公主的故事,更是一段关于忠诚、牺牲与坚韧的篇章。它提醒着我们,即使在遥远的地方,心中也有家乡的影子;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日月山的传说,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人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