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初期德国占领挪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德国占领挪威是利用海军还是陆军...
挪威占领的首要目的是获取重水资源。挪威的诺尔斯克电气化工厂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够提炼重水的工厂,德国占领挪威后,这家工厂被迫为德国生产大量重水,以支持其原子弹研究。 保护铁矿石运输线也是德国占领挪威的一个重要原因。德国依赖瑞典的铁矿石,而瑞典的铁矿石主要通过挪威港口运输。
二战期间德国入侵挪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保护铁矿运输线:挪威是瑞典铁矿出口的重要转运点,这些铁矿对德国的工业生产至关重要。德国担心同盟国会控制挪威,从而切断其铁矿供应。防止海上封锁:一旦同盟国控制挪威,就可以利用海军优势进入波罗的海,攻击德国北部,并可能威胁到柏林。
在战争的这个阶段,影响挪威中立的最重要的海军行动,是英国海军于1940年2月16日采取的,当时驱逐舰“哥萨克”号驶入耶辛峡湾,并强行靠拢德国的海军舰艇“阿尔特马克”号(它是“斯比伯爵”号的辅助舰)。
德国对挪威的兴趣尤为浓厚,其背后的动机显而易见。挪威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控制该国意味着能够打破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及其盟友日本的海上封锁。 如果德国能够占领挪威,其海军和空军将能够自由地在北海和大西洋行动,这对英国构成了直接威胁,可能导致英国海军受制于德国及其盟友。
挪威在1940年被德国入侵并占领,德国利用挪威作为潜艇在大西洋作战的主要基地。尽管德军在挪威驻扎,但德国并未直接统治挪威,而是支持维德孔·吉斯林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战后,吉斯林因叛国罪被***。在二战期间,挪威海域发生了一系列事件。
挪威只有3万军人,为何没人入侵?
另外,德国入侵挪威的时候,海狮计划还没有提出来。德国没有海军陆战队。北海冰 架也没有大成那种样子。德国是在占领挪威南部之后,才开始闪击法国,占领法国,法国投降后,德国才开始 了进攻英国的计划,这个时候“海狮计划”才开始提出来。而挪威已经沦陷很久了。
挪威军事体系以国防国王作为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实际军事权力由内阁通过国防大臣掌控。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最高国防司令部,其防务政策倾向于与美国和北约联盟。挪威实行义务兵役制,军人和文职人员总数约为3万人,战时可动员预备役达到13万人。
首先,战争就是命令,任何军人都不能袖手旁观。受普鲁士集体主义精神熏陶的德国军人,都有着浓重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
奉行与美国和北约结盟的防务政策。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6至12个月。现役军人和文职人员共约3万人。战时可动员预备役共约13万人。挪向波黑、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等地联合国维和部队派驻约1500人。2008年国防预算为314亿挪威克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
二战挪威保持中立地位为何仍然遭到希特勒进攻呢?
追究原因,是因为瑞士是“永久中立国”。中立国指在发生武装冲突时,对交战的任何一方都不采取敌对行动的国家,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两种。前面提到的瑞士,是“永久中立国”。而挪威等国,则为“战时中立国”。按照国际协议,不管是战时中立国还是永久中立国,都不应当在战争中遭到攻击。
因为在关于这个战役所有一切的战后发现中,最惊人的事实就是希特勒,尽管是那样的肆无忌惮,最初他却还是宁愿挪威保持中立,并不曾计划侵入该国。直到他看到同盟国已在该地区中计划采取敌对行动之后,他才感觉受到了挑战而决心先发制人。
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长期采取绥靖政策的英法等国终于对德国宣战,但并未采取实际行动。直至德国海军潜艇在挪威水域击沉英国潜艇,挪威的中立地位受到了挑战。挪威试图保持中立,但英德双方的飞机开始频繁侵犯其领空。在英国的压力下,挪威同意提供150艘货船和450,000吨的船只。
同时,英法两国也在不断威胁挪威的中立地位,例如在挪威领海布雷,禁止德国商船使用挪威水域,这些行为使得希特勒对德国北翼的安全产生了忧虑。1940年1月27日,希特勒下令德国军队总部制定一项全面占领挪威的作战计划,代号为“威塞演习”。
以支持其发动一场政变,推翻挪威政府,事成之后,便邀请德国保护挪威,从而阻止英国的入侵。希特勒表示他宁愿看到挪威完全保持中立,斯堪的纳维亚其它地区也是如此,因为他不愿扩大战场。但如果敌人准备扩大战争,他就要采取自卫行动,以对付这一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