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六个区划分地图
太原市区域划分图如下:截至2021年底,太原市辖6个区(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3个县(清徐县、娄烦县、阳曲县)和1个市(古交市)。
如下:1997年5月8日,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五区建置,设立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六个区,并重新划分了区界。位置境域: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部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7°27′~38°25′,东经111°30′~113°09′。
1997年5月8日,太原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了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五个区域的建置。 此次调整设立了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六个新的行政区,并重新划定了各区的边界。
太原各区划分地图如下:尖草坪区于1998年太原市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后成立。现辖9街道2镇2乡:9个街道有尖草坪、光社、上兰、南寨、迎新街、古城、汇丰、柴村、新城;2个镇为向阳镇和阳曲镇;2个乡为柏板乡和西墕乡。杏花岭区是在1998年原北城区的基础上建立的城乡一体化城区。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位于中国北部。太原市的行政区划经过多次调整,截至2023年,太原市下辖6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这些区域包括: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和晋源区,以及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和古交市。太原市的行政区划地图详细描绘了这些区域和县的边界。
中国山西地图
中国地图如下:山西省人民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会是太原,因其位于太行山以西而得名,简称金简称。东临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靠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接壤。位于北纬3434—4044和东经11014—11433之间,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山区占总面积的80%以上。
中国山西地图如下:山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
山西属于中北部地区,在中国地图的中北部方向。下图红色标记处即为山西:山西,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山西省是中国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东以太行山为界,与河北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毗连。
山西省行政区划地图
1、山西省行政区划地图如下:山西省共辖11个设区市。省会太原市居省境中部,其余10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11个地级市共辖117个县级行政单位(26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0个县)。
2、山西省行政区划地图详细展示了山西省内各个市、县、区的地理分布和行政区划情况。具体来说:地级市划分:山西省被划分为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吕梁等地级市。县、区划分:这些地级市下又进一步划分为各个县、区。
3、年至1951年:山西省的行政区划在这一阶段初步确立。这一时期的地图将展示山西省在建国初期的行政区划布局,为后续的变迁奠定了基础。1952年至1958年:行政区划可能经历了细微的调整。这些调整可能涉及边界的微调、县市的增设或撤销等,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太原市:作为省会,太原市位于省境中部腹地,辖区面积6959平方公里,下辖6个区、3个县和1个县级市。 大同市:位于省境最北端,辖区面积14176平方公里,下辖4个区、6个县。 朔州市:位于省境西北部,辖区面积10662平方公里,下辖2个区、3个县和1个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