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的描述
卢沟桥的描述如下:历史背景:卢沟桥是北京的一处著名景点,全长265米,虽然走完不过10分钟时间,但它却跨越了800多年的历史。1937年7月7日,29军将士在这里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桥上的弹痕至今依稀可寻。
历史悠久:以卢沟桥为例,展现了中国石拱桥有着长久的历史传承。结构坚固:永定河发水时,两岸河堤常遭冲毁,但石拱桥能屹立不倒,体现了其坚固的结构。形式优美:桥面铺以石板,两侧有雕刻精美的石栏石柱和狮子,展现出中国石拱桥的形式美。
举例子:通过具体描述卢沟桥的位置、形态以及构造细节,举出了卢沟桥作为古老石造联拱桥的实例,使读者能够具体了解卢沟桥的特点。
使用了大量具体的数字来描述卢沟桥的尺寸,如“拱券跨径从135米至1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5厘米”,“河面桥长21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5米”,“桥身总宽3米”,“桥面宽5米”等,这些数字使得描述更加精确和具体。
七七卢沟桥事变,常称“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以下是事件的具体描述: 事件起因:面对华北地区日益增长的日本侵略威胁,中国军队加强了对该地区的军事防御。这一行动激起了日本军队的强烈不满和紧张情绪。
年复查时,又发现了17个,使得总数达到502个。是否还有未发现的石狮子,无人敢下定论。 建筑学家罗哲文在其文中对石狮子的精美和生动进行了描述,强调了它们的高超雕刻技艺和活灵活现的神态。 卢沟桥以其精湛的建桥技术和石狮雕刻艺术独树一帜,享誉中外,成为古今世界上一座非凡的奇观桥梁。
卢沟桥的来历
1、卢沟桥(Lugou-Bridge),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金大定二十九年(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月,卢沟桥始建;1961年卢沟桥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卢沟桥正式退役;1991年卢沟桥实现封闭管理。
2、卢沟桥是坐落在北京永定河上的一座石桥,有许多历史标志。这里有卢沟的美景,卢沟桥事变的悲壮历史,桥头无数的石狮,骡马商队的足迹。情急之下,这座有着800年历史的古桥历经沧桑,风格依然优美。卢沟桥上原有的627只石狮,从明朝朱棣时期到清朝光绪年间,已修了14次,每修一次桥上的石狮数量都不一样。
3、卢沟桥是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88年)五月,决定修建的。不过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1189年六月,金章宗开始修建芦沟桥,三年后建成。初名“广利桥”。后因桥身跨越芦沟,人们都称它芦沟桥。早在战国时代,芦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4、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关于这座桥名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这里没有卢沟桥,只有一个渡口,有个姓卢的山西人在渡口附近经商,生意非常兴隆。一年秋天,他带着钱财,搭乘田氏的摆渡船准备回老家探亲,谁料田氏见卢钱财不少,顿起歹心,将卢氏翻入永定河中淹死,将银元据为己有,也经起商来。
5、卢沟桥(Lugou Bridge) 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如今永定河上已经没有水了。
6、卢沟桥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建成之后就成为了金国国都燕京城的咽喉要道。元朝时,从欧洲远道而来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是经过卢沟桥进入当时的大都城的。马可·波罗被卢沟桥的壮美深深震撼,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当中称赞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梁”,卢沟桥也因为这本游记闻名欧洲。
卢沟桥的历史
1、卢沟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89年,最初名为“卢沟晓月”,是北京著名的八景之一。它不仅是一座石桥,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塞,见证了多次重要历史事件。例如,1937年的“七七事变”即在此发生,成为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卢沟桥在结构上采用了联拱设计,使得桥身更加稳固,同时也便于水流通过。
2、卢沟桥的描述如下:历史背景:卢沟桥是北京的一处著名景点,全长265米,虽然走完不过10分钟时间,但它却跨越了800多年的历史。1937年7月7日,29军将士在这里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桥上的弹痕至今依稀可寻。
3、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标志着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中国人民抵抗外敌侵略的重要起点。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卢沟桥事变后,中日两国之间的冲突从局部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
4、卢沟桥始建于公元1189年六月,公元1192年三月完工。以下是关于卢沟桥建造时间及相关历史的简要概述:始建与完工时间:卢沟桥的建造始于公元1189年六月,并在公元1192年三月完工。重修历史:明朝正统九年,卢沟桥经历了重修。
5、建造历史: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后在1444年进行过重修。由于洪水毁坏,该桥于康熙三十七年得以重建。桥全长265米,宽5米,下分11个涵孔。桥梁特色:桥身左右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雕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大小石狮约500个。
6、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作为北京市历史悠久的桥梁建筑,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是北京市重要的文化遗产。全民族抗战爆发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在此爆发,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