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拿河的流域地貌
勒拿河的流域地貌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每部分大约长1,450公里(900英里):从源头到维季姆河的上游,从维季姆河到阿尔丹河的中游,以及从阿尔丹河到拉普捷夫海的下游。
勒拿河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西伯利亚河流之一(其他两个是鄂毕河和叶尼塞河),是俄罗斯第二大河。勒拿河发源于东南西伯利亚沿贝加尔湖西岸的大山之中,流往位于北冰洋拉普捷夫(Laptev)海滨的三角洲河口,全长4400公里(世界第9位),流域位于北纬53°~73°,东经105°~130°。
勒拿河起源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流经俄罗斯,最终注入北冰洋。它是俄罗斯亚洲地区第三长的河流,全长约4370公里。勒拿河的流域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是俄罗斯第三大河流流域。这三条河流在西伯利亚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理、经济和生态意义。
世界上十大三角洲之勒拿河三角洲
勒拿河三角洲 勒拿河三角洲,俄罗斯最大的三角洲,面积3万平方千米,勒拿河流入北极圈内风大浪急的拉普捷夫海。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永久性冻土三角洲,然而随着河水的不断冲刷,三角洲的面积还在不断拓宽,俄罗斯的领土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三角洲,是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而备受关注。勒拿河三角洲,作为俄罗斯最大的三角洲,面积达3万平方千米,是探索河流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绝佳案例。勒拿河发源于中西伯利亚高原以南的贝加尔山脉,海拔1640米处,距离著名的贝加尔湖仅20公里。
勒拿河三角洲是俄罗斯最大的三角洲,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永久性冻土三角洲,其占据的地理区十分辽阔,这里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也是十分著名的自然保护区。
勒拿河 ,长4,400 公里,是世界第十长河流,流域面积2,490,000 平方公里 (世界第九)。
勒拿河三角洲,俄罗斯最大,面积3万平方公里。勒拿河源自中西伯利亚高原,最终注入北冰洋边缘海。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永久性冻土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密西西比三角洲,美洲大陆最大,面积6万平方公里,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南部,是美国南部重要的经济区,盛产鱼虾、螃蟹等。
它接纳了左支维柳依河,这是其最重要的支流之一。在旅程的终点,勒拿河最终抵达北冰洋边缘的拉普捷夫海,形成了一个壮观的18,000平方公里的三角洲。三角洲的河道在此处分成七支,其中最东边的Bylov河口尤为显著。勒拿河三角洲是大自然的杰作,记录着河流的沧桑历程和其对周围环境的深远影响。
M56“尸骨之路”穿越记(五)——巴切木
1、巴切木,俄罗斯科学院博士,大学教师,极限玩家,自驾狂热爱好者。在俄罗斯境内自驾超过15万公里,两次穿越世界十大危险公路“M56”,冬季自驾到达人类居住最冷小镇——奥伊米亚康,2019年亚欧自驾100日。充满经历和见闻,期待与您分享。
2、M56“尸骨之路”穿越记(五)——巴切木 巴切 木 俄罗斯科学院博士,大学教师 极限玩家,自驾狂热爱好者 俄罗斯境内自驾超15万公里;两次穿越世界十大危险公路“M56”; 冬季自驾到达人类居住最冷小镇——奥伊米亚康;2019年亚欧自驾100日。 满满的经历与见闻,期待与您分享。
解析分析勒拿河流域对气候变化敏感的原因?
1、勒拿河流域纬度比较高,长期以来这里气候比较寒冷,勒拿河流域冬季降雪天气比较多,河流结冰期长,甚至还有封冻期。勒拿河流域对东西两侧地形差异比较大,气候稍有变暖,流域的降雪量和结冰期长短就会发生变化,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
2、亚洲高压增强是勒拿河流域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亚洲高压是一种大气环流系统,其主要特征是在夏季(6月至8月)时形成一个高压系统,覆盖了亚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勒拿河流域地区。
3、勒拿河冬季径流增加受多种因素影响。气温变化是重要因素之一,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季气温波动上升,部分时段气温高于常年,使得流域内积雪提前融化,原本以固态形式储存的积雪转化为液态径流,增加了冬季径流量。降水情况也有作用。
4、勒拿河冬季径流呈现增加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气温升高使得冬季积雪的融化过程发生变化。原本在冬季以固态形式存在的积雪,部分提前融化,增加了冬季河流的补给水源,进而使径流增加。降水模式改变也有影响。冬季降水形式可能发生变化,降雪量相对减少,降雨比例有所上升。
5、因为勒拿河输出的有机碳远远大于鄂毕河河流有机碳输出是北极碳循环的重要组分,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ArcticGRO的径流及有机碳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04—2017年间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有机碳输出进行研究。接近颗粒有机碳(POC)输出的4倍。
6、值得注意的是,土壤水补给的比例相对较小,仅占1%到2%。春季是河流水位变化显著的时期,通常有两个明显的涨水期:第一次涨水发生在5月下半月,主要是由于融雪的融化;而第二次涨水则在6月份,由雨水引发。春季水位的升高幅度相当大,大约可达到6到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