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1、考察多年的研究表明: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该地区的地壳在近3百万年以来的快速抬升,并与深部地质作用过程有关。利用裂变径迹方法获得15万年以来大峡谷地区的抬升速度达到30毫米/年,是世界上抬升最快的地区之一。
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地理位置使其面向南亚,便于印度洋的暖湿西南季风顺着峡谷深入。 这些季风受到喜玛拉雅山脉的阻挡,导致气流被迫抬升,进而引发大量降水,年降水量可超过3000毫米,超过了中国南方地区的平均降水量。
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开口朝向南亚,印度洋暖湿的西南季风沿河谷深入,由于受到喜玛拉雅山脉的地势阻挡,气流抬升形成了大量降水(甚至达到3000毫米以上,超过了我国南方地区年降水量)。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产生的原因是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产生的直接原因与该地区地壳三百万年来的快速抬升,以及深部地质作用有关。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存在着软流圈地幔上涌体。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大、最深的峡谷,全长506千米,最深处6009米。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产生的原因 地质构造活动的影响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首先受到强烈地质构造活动的影响。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和变化,这一地区经历了长期的地质构造作用,包括断裂、褶皱、火山活动等,这些活动造成了峡谷地区地形的升降和变化。
地质科学考察获得了完整的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证据,表明大峡谷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存在着软流圈地幔上涌体。 地质推断它们的形成时限很年轻,初步的同位素年代学结果证明是5-8百万年以来形成的。这套岩石组合的发现为论证大峡谷的形成是由于该地区存在地幔上涌体而引起的热力抬升提供了充分的岩石学证据。
大峡谷形成的根本原出是该地区存在着软流圈地幔上涌体。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地质特征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基本相似。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幔上涌体可能是大峡谷水汽通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能是以该地区为中心的藏东南成为所谓“气候启动区”的原因,还可能是该地区生物纬向分布北移3-5度的重要原因。
美国中央谷地形成原因?
1、美国大平原的成因 主要原因是密西西比河的冲刷。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 冲积平原的形成条件有3个:①在地质构造上须是相对下沉或相对稳定的地区,在相对下沉区形成巨厚冲积平原,在相对稳定区形成厚度不大的冲积平原;②在地形上须有相当龚的谷地或平地;③须有足够的泥沙来源。
2、中央谷地由沙加缅度河和圣华金河的河谷共同塑造,其水系最终注入旧金山湾,这是谷地唯一的出口。周边环绕着山脉,北侧是克拉马斯山脉,东部是内华达山脉,南面则有蒂哈查皮山脉,西边则是太平洋海岸山脉。
3、中央谷地的西侧河流位于海岸山脉的东侧背风坡,冬夏季降水都较少,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径流季节变化大;中央谷地东侧的河流,夏季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冬季盛行西风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冬夏径流差别小。选项D正确。
4、中央谷底东侧河流支流丰富,水量大,西侧则为季节河的形成原因:①东侧河流流向大西洋;②东侧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降水多;西侧靠近大陆腹地,受暖湿气流影响小。中央谷地 Central Valley 亦称大谷地(Great Valley)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央谷地。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成因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和河流侵蚀的共同作用。首先,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来看,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紧密相连。数百万年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青藏高原不断抬升,形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原因与其地壳快速抬升和深部地质作用密切相关。在过去的300万年里,该地区地壳以每年30毫米的速度迅速上升,是全球抬升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地质考察发现,大峡谷的直接成因在于地幔上涌体的存在,这可能解释了水汽通道的形成、藏东南地区的气候启动以及生物纬向分布的变化。
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直接原因与该地区地壳3百万年来的快速抬升及深部地质作用有关。简单说就是板块挤压抬升加上流水冲刷的结果。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成因是河流袭夺的结果,强调它是喜马拉雅山南坡南北向河流的溯源侵蚀袭夺了北坡东西向河流,奇特的大拐弯也就成了“袭夺弯”。
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直接原因与该地区地壳3百万年来的快速抬升及深部地质作用有关。15万年以来,大峡谷地区的抬升速度达到30毫米/年,是世界抬升最快的地区之一。最新地质考察获得的证据表明,大峡谷形成的根本原出是该地区存在着软流圈地幔上涌体。
雅鲁藏布大峡谷热带季风成因
成因:热带季风向北推移受阻于喜马拉雅山脉,而一部分季风沿着大峡谷深入谷地,带来大量水分和热量,形成天然的水热通道。导致山地类型的雅鲁藏布峡谷地区温度降水均高于类似地区,有明显的热带季风气候类型特征和相应的植被特征。
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作用造成了大峡谷地区齐全完整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由高向低,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风雨林带,宛如从极地到赤道或从我国东北来到海南岛一样。
雅鲁藏布大峡谷处在中纬度温带、暖温带的地理位置,又处于印度洋季风进入高原的最大水汽通道位置,强大的水热作用,出现河流强烈切割的V字形峡谷,而雅鲁藏布--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注入印度洋孟加拉湾,出现世界上最大的陆上河口和水下三角洲,松散堆积物厚达上万米之巨,这又是一个世界第一。
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作用造成了大峡谷地区齐全完整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由高向低,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风雨林带,宛如从极地到赤道或从我国东北来到海南岛一样。特别要提到的是高山杜鹃,因为大峡谷的高山灌丛主要由常绿杜鹃组成。这一区域内有154种杜鹃,占世界杜鹃总种数(约60O种)的26%。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带等垂直自然带,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的地方。雅鲁藏布大峡谷被世人誉为“20世纪人类的地理大发现”。该峡谷长达504千米,最深处达6009米。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貌奇特、地壳活动频繁。